2025年4月23日下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首次启用的智能化学实验室,赵莉莉教授为我院化学拔尖基地班和2011学院化学拔尖班学生开展“人工智能与计算化学”的学科素养培训。
培训会上,赵莉莉教授系统介绍了计算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介绍了人工智能和计算化学的发展简史,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二者融合的优势与挑战,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AI如何帮助化学家解决实际科研问题。赵莉莉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计算化学科研领域的丰富经验,鼓励学生们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培养面向数据的科研思维与跨学科综合素养,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做了详细解答,培训现场气氛热烈。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聚焦如何改变化学教学研究范式这一关键问题,探索建立化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精准化、智能化双驱动模式,打造建设智能化学实验室。智能化学实验室汇集人工智能与分子智能设计、计算化学、数字孪生仿真、前沿科普等多功能,以人工智能融入化学教育为核心目标,构建“化学+AI”特色育人新体系。
作者:查思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审核:周辉
赵莉莉,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特聘教授、洪堡学者。200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2012.08-2014.08在新加坡科技局(A*STAR)高性能计算研究院(IHPC)任职科学家(Scientist I)。2014.09-2016.10在德国马尔堡大学(Marburg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洪堡学者)。2016年11月加入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荣获“霍英东教育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24年获得Wiley China Excellent Author Program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in open science”奖。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化学方向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涵盖新型化学键、催化机理、分子设计及催化剂设计等,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ure Commun.、Nature Rev. Chem.、Chem. Rev.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江苏省部级基金项目3项;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3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