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化学
学术前沿
党员之家
先锋行动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方翀教授做客我院“化学之光•名师讲坛”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25/05/06 发布:

429日下午,学院特邀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化学系教授方翀做客“化学之光·名师讲坛”并做“运用超快电子及拉曼光谱平台拍摄荧光蛋白传感器及环境水中硝基酚的分子电影”主题报告。讲坛由王川教授主持,我院教师、研究生、化学英才班本科生等1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坛。

报告会上,方翀教授回顾了基于荧光蛋白的生物探针及传感器的试错法发展历程,同时探讨了飞秒受激拉曼光谱等关键技术与瞬态吸收电子光谱及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在揭示荧光蛋白激发态质子转移等基础超快过程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深入探究机理对描绘多维反应激发态和基态势能面及设计高性能功能体系的推动作用。方翀教授呼吁,更加准确地设计及发展具有关键突变以及更高性能、更广应用的功能体系,进一步拓展其在化学、生物、环境、能源及健康等领域的发展。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武晓君教授与在场师生针对报告内容开展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作者:王川(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审核:周辉

方翀教授,现任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化学系终身全职教授,Patricia Valian Reser科学讲席教授,2024-2025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访问教授。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化学物理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双学士学位,且在2000年获郭沫若奖学金。2006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师从Robin Hochstrasser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溶液中从螺旋结构到药物-酶复合物生物分子的二维红外光谱(2007PNAS封面文章)。2007-2010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chard Mathies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解析野生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光机制(2009Nature封面文章)。2010年以来,方教授带领团队开发了可调谐飞秒受激拉曼光谱(FSRS)与宽带上转换多色阵列技术(BUMA)等超快光谱工具,以捕捉分子动态过程(“分子电影”),揭示了生物传感器与蛋白质(2023ACIEPCCPCAJ封面文章,2024ChemPhotoChem封面文章)、光酸与金属-有机配合物(2018JPCL2024Chem. Phys. Rev.封面文章)以及电池电解质(2021Carbon Energy2023Nat. Sustain.封面文章)的构效关系。方教授所获荣誉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早期职业生涯发展奖(2015-2021年)、2015年首届Robin Hochstrasser国际青年科学家奖(Elsevier Chemical Physics联合颁发)、2016年俄勒冈州立大学杰出学者奖与米尔顿·哈里斯教学奖、2019年俄勒冈州立大学杰出学术研究影响力奖、2021年理学院米尔顿·哈里斯基础研究奖、2023年俄勒冈州立大学优秀博士后导师奖及D.Curtis Mumford教师服务奖等。


地址:南京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80 电话:025-58139535、9536、9537 邮箱:chem@njtech.edu.cn

Copyright © 2019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总共访问: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