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叶龙武教授应邀做客我院“化学之光·名师讲坛”并做题为《基于炔烃不对称催化转化的手性氮杂环合成》的学术报告。报告在化学学科楼A408会议室举行,由赵恺教授主持,我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共同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在报告中,叶龙武教授针对炔烃转化中的区域及对映选择性控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围绕炔酰胺这类极化炔烃,建立了基于炔酰胺等杂原子取代炔烃的手性金属催化、手性有机酸催化、手性有机碱催化和可见光催化等催化新模式,为系列重要手性氮杂环的结构多样性合成提供了新方法、新策略和新途径。所发展的方法已应用于几十种含药物核心骨架的重要杂环分子(如中环、桥环、多环等)的高效和高对映选择性合成,并成功应用于几十种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的简洁合成。报告期间,叶龙武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给予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对促进我院相关领域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审核:周辉
叶龙武,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浙江大学学士(2003年)和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博士(2008年,师从唐勇院士),2008-2011年先后在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及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从事博后研究,2011年7月入职厦门大学化学系工作。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功能杂环合成和药物合成。获得包括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培育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的资助。迄今在Nat. Chem.、Nat. Catal.、Nat. Commun.、Sci. Adv.、JACS、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160多篇(其中IF>10的论文50余篇),论文总共被引1万余次(h-index: 58),多次入选Elsevier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先后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6)、教育部青年长江(201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21)、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 2022)、第二十七届运盛青年科技奖(2022)、首届中国化学会-新和成绿色化学青年奖(2025)等。担任Chin. Chem. Lett.、《化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均相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属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