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化学
学术前沿
党员之家
先锋行动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媒体化学 正文
《中国工业报》报道:科技报国-化学家精神的红色基因解码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25/03/04 发布:

科技报国:化学家精神的红色基因解码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现代化学史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紧密交织,化学家群体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战火纷飞年代的“科学救国”,到新时代的“科技强国”,红色基因如一条贯穿始终的精神纽带,将化学家的个人理想熔铸于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中国化学家群体以独特的精神品格,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化学家的成长轨迹,勾勒出科学精神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的独特图景。

红色基因:家国情怀与集体主义的科学表达

红色基因的核心在于“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老一辈化学家的科研轨迹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抗战时期,侯德榜在防空洞中研发“侯氏制碱法”,在敌机轰炸的间隙完成制碱工艺突破,将实验室的每一次滴定与民族工业的崛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初期,徐光宪放弃美国优厚待遇,用“稀土萃取法”打破西方技术封锁。用科学家特有的方式诠释“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深刻内涵。柳大纲先后六次深入条件极为艰苦的西北戈壁勘探盐湖资源,成为中国盐湖科技事业的奠基人,用科学家的脚步丈量国家战略需求。爱国精神是老一辈化学家最本质、最坚定的理念,这种“科学即救国”的认知,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化学研究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

科学实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化学家精神内涵的深化,体现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彰显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价值追求。以青蒿素研发为例,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化学界形成了独特的攻关模式,表现为具有“大兵团作战”特征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国523名科研人员齐心协力,跨越学科壁垒,历时13年联合攻关,用协作智慧从中草药中提炼出防治疟疾新药。屠呦呦与“523”团队的共同胜利,践行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服务人民的红色基因相契合,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时代传承: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引擎

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化学家群体以“敢为天下先”的决心和魄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作为中国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使命在心,奋勇攻关,提取出了纯度高达99.9%的重水,解决了新中国核技术起步阶段的燃眉之急,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余国琮创新精神的背后,是红色基因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传承。

科技创新,贵在接力。新时代,化学家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是基础研究“从01”的接力征程。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化学家精神在传承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生物化学家施一公团队在世界上率先解析出RNA剪接体的空间三维结构,在分子层面架起生命科学与化学的桥梁。这一跨界突破,印证了科学精神的永恒生命力。从救国强国、从自立引领的转变,展现了红色基因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创新胆识。

“卡脖子”难题的解决以及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接续发展无法仅仅依靠一代人就能完成,需要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懈奋斗才能实现。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中国化学界需继续弘扬化学家精神,传承心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和优秀品质,发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科学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更多“从01”的创新性突破。

思政引领:化学家精神的价值坐标

化学家精神是科学家精神在化学学科领域的具体化表现,其核心是爱国、创新、务实、奉献、协同与育人。老一辈化学家满怀爱国之志、饱含民族情怀,为振兴祖国化工事业不懈奋斗,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在新时代思政教育中,化学家精神不仅是价值引领的鲜活素材,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坐标。中国化工教育一代宗师时钧先生90岁入党,躬耕教育六十七载,培养出以闵恩泽、张存浩院士为代表的两院院士弟子达18位,践行了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其忠党爱国、淡泊坚韧、求实惟先、扶掖后学的精神,成为南京工业大学的精神丰碑。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化学家精神的思政引领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模式,将课程思政与化学史融合,引导学生加强对化学家精神的认同,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化学家精神转化为育人资源的实践,对于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化学家精神蕴含的红色基因,集中体现化学家群体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实践资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善于挖掘化学家精神中宝贵的育人资源,讲好化学家故事,实现化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通过提炼侯德榜、时钧等科学家的精神标识,推动化学家精神进头脑,课程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打造“化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使化学家精神成为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育人的实效,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作者周辉、王裕盛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硕士研究生)


地址:南京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80 电话:025-58139535、9536、9537 邮箱:chem@njtech.edu.cn

Copyright © 2019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总共访问: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