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化学生物学与功能分子研究所王小辉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化学权威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中科院JCR一区TOP,影响因子:24.833)发表题为“Functionalization of luminescent lanthanide complex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的最新综述(Coord. Chem. Rev., 2023, 474, 214866)。我院硕士研究生鲜彤为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课题组青年教师胡明博士和王小辉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镧系发光配合物不仅具有窄带发射、长发光寿命以及大斯托克斯位移等镧系发光优势,还因其可调的配位行为,作为分子探针广泛用于生物传感与成像。近年来,通过引入生物活性基团、生物成像模式或构筑配位聚合物等功能化策略,镧系发光配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小辉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的化学识别与功能调控分子工具的开发,近年来,通过功能化镧系发光配合物成功构建了系列化学小分子工具,并开展了它们在错误折叠蛋白识别与聚集调控及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与治疗潜在应用(Chem. Comm. 2015, 51, 8185; Chem. Comm. 2020, 56, 5945; Chem. Sci. 2020, 11, 7158)、DNA烷基化、脱嘌呤等损伤识别(Chem. Sci. 2013, 4, 3748; Coord. Chem. Rev. 2014, 273, 201; Biosens. Bioelectron. 2020, 150, 111841; Inorg. Chem. Front. 2022, 9, 2668)等生物医学方面的探索研究。
(来源Coord. Chem. Rev.)
结合前期研究工作积累,课题组在本论文中对生物医学活性镧系发光配合物的功能化策略及其在多模态成像引导的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以及诊疗等生物医学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论文首先总结并归纳了镧系发光配合物的功能化策略,包括引入多功能悬臂式天线配体、引入多功能螯合天线配体和构筑多功能配位聚合物。其次,通过分子构型、功能化原理、作用机制以及生物体系活性等方面重点介绍了代表性镧系发光配合物功能化的多种生物医学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08545220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