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化学
学术前沿
党员之家
先锋行动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术动态 正文
江南大学刘立明教授学术报告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24/07/08 发布:

微生物封存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人:刘立明(江南大学)

报告时间:7月9号(周二)下午:15:30-16:30

报告地点:化学学科楼四楼报告厅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开发合成生物学技术并应用于构建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有机酸、氨基酸、材料化学品、酸性多糖和植物天然产物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负责人先后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优青、面上)项目、江苏省前沿科技引领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Nat Cata, Nat Comm, Chem Rev, Metab Eng,Green Chem,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生物工程类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5项、出版科技著作3部。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三)、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三)、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等。所培养的学生中有5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0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CO2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但同时也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碳一资源。因此,若能发展高效的CO2捕集和转化技术,将CO2转化成酯、醇、醚、酸等高值化学品,不仅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还为化工产品生产拓展了新原料,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CO2捕集和转化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其中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开发的微生物细胞捕集和转化CO2的技术体系,具有运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特点,为CO2高效封存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在于改造微生物直接利用二氧化碳和光能合成高值化学品,为此需要解决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如何设计高效的CO2固定途径?如何为CO2固定提供充足的能量?为了强化微生物的CO2固定效率,团队构建了天然CO2固定羧化途径重构了杂合卡尔文循环(CBB)途径、创建了人工CO2固定HWLS线性途径、创建了非ATP依赖的人工CO2固定途径FGPM。为了,设计了多光源信号输入的光遗传学调控工具、开发了光驱动电子传递系统创建了光驱动质子泵系统发展了人工辅因子供应系统、构建了胞内电子再生系统等提高CO2固定过程的能量供给效率的新方法通过上述技术集成,构建了系列以CO2为原料高效生产精细化学品的 “碳负性”人工细胞


地址:南京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80 电话:025-58139535、9536、9537 邮箱:chem@njtech.edu.cn

Copyright © 2019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总共访问: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