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学工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化学
学术前沿
党员之家
先锋行动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术动态 正文
化学之光•名师讲坛——湖南大学袁林教授学术报告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25/05/16 发布:

85E8D2


氧杂蒽类染料结构调控与应用探索


时间:2025517日(星期六)上午1030-11:30

地点:化学学科楼4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袁林,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全国重点实验室长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分别于南华大学和湖南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历任湖南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功能染料和小分子荧光探针领域的研究,开发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已被国内外多个课题组用于发展荧光探针与诊疗试剂;开发的多个荧光探针也被生物医学领域专家用于细胞功能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Sci. Adv.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等化学领域顶尖期刊。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面上基金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奖励荣誉,作为主要成员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

报告摘要:

    基于荧光染料的传感与成像分析是生物医学研究的有用工具。然而,传统有机染料用于发展传感与成像试剂存在诸多局限,如斯托克斯位移较小、荧光亮度不足以及稳定性欠佳,这些缺陷极大地限制了传统荧光试剂的应用范围。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有机染料的传感与成像应用为目标,开展染料分子结构创新:提出同时提高有机荧光染料斯托克斯位移、光稳定性和荧光亮度的协同调控策略,从而实现了细胞内靶标的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成像;构建了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可控荧光亮度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建立激活型近红外荧光传感新方法,为活体内靶标的高对比度成像提供了有力工具。




地址:南京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邮编:211880 电话:025-58139535、9536、9537 邮箱:chem@njtech.edu.cn

Copyright © 2019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总共访问: 今日访问: